列表页 上一篇 下一篇

被描述为灾难性远超伊拉克战争的“核雾霾”为什么是谣言?

嘉士宝科技2016-06-06 15:15:52行业动态

被描述为灾难性远超伊拉克战争的“核雾霾”为什么是谣言?
雾霾确实让大伙都很烦恼,但即便如此,也不要轻易相信传闻和谣言,更不要去传播,还是要相信数据和事实,相信科学。  视觉中国 资料
在几天前举行的北京绿色传播大会上,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发布了“十大环保谣言”,其中位列第二的谣言就是:“雾霾不散是因为核污染”,也就是所谓的核雾霾。那么这个核雾霾的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呢?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去年冬天。入冬之后,因为持续的雾霾天气,我国多地都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。正当大家都在追问雾霾是怎么产生,从何而来,为什么难以消除的时候,一篇有关“核雾染”的网络文章吸引了眼球。
 
先看这个文章标题:《中国煤炭工业的崩溃和核雾染灾难》。核、雾霾、污染,灾难,每一个词都很有“杀伤力”。对此国家环保部也特地进行了澄清:核辐射与雾霾形成没有关联性。那么,这个引发众多猜测的“核雾染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
 
这篇题为《中国煤炭工业的崩溃和核雾染灾难》的网络文章的核心观点是:中国北方一些热电厂使用来自内蒙古含有放射性铀的煤炭,铀随着煤炭燃烧,以粉尘形式排放到空气中,造成核辐射污染,近年来华北地区屡屡发生的雾霾现象与此有关。同时,文中还惊悚地提出,这种核辐射污染会严重影响生态,灾难远远超过了当年的伊拉克战争。此说法一出,便在网上引发了众多热议。
 
针对“核雾染”的说法,今年年初国家环保部给出了权威论断:十多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放射性水平平稳,未发现高铀含量的颗粒物,核辐射与雾霾的形成没有关联性。结论非常清楚。那么,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?
 
据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介绍,自2006年开始,根据人口密度和地理情况,我国已在各地建立了167个空气水平监测站,这些监测站分布在各大中城市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,布点的密度已经接近世界核大国的水平,这些监测站的消息,都会传送到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中心。
 
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技术监测中心相关人员强调,自从2014年开始“核雾染”说法后,特别加强了空气中铀含量的监测,自动监测加实验室分析表明,数据正常。
 
十年的自动检测加实验室分析,都没有发现我国空气中的放射性水平有任何异常,这个是环保部的结论。记者专门到另外两家科研机构进行采访,一个是被称为我国核工业“孵化器”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,还有一家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。
 
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森林介绍:“1958年左右我们就开始了监测空气当中铀的含量,累计起来也快60年了,从我们实验室的水平来讲,大概现在的能力能够发现空气当中0.1毫贝可,每立方米空气当中的铀,我们现在测量结果绝大部分时间是测不出来的,即使测量到的值也是很小的,对人体影响是没有的。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:“全国有36个观测站点,分布在全国所有的地区,从2012年到现在一直在观测,全国那么广泛观测数据来看,咱们国家大气颗粒中的铀,放射性的,包括其他放射性的元素,没有任何异常,没有任何变化,所以大家尽可放心。”
 
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个权威机构的数据都表明,十多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放射水平平稳,也就是说,所谓的“核雾染”根本不存在。
 
同时,也提醒大家:空气中放射水平的监测结果,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和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会定期进行发布,大家有什么不放心可以时不时地查看一下。
 
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。这篇文章其中提到的所谓“核雾染”的源头: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带铀的煤炭。要说铀是什么,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原子弹,没错,高浓缩铀可以制造核武器,那么,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炭当中是否有铀呢?那儿的煤炭是不是会引发核污染的所谓的“铀煤”呢?来听听权威专家的说法。
 
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表示:“内蒙古的煤铀的含量在全国讲,应该是偏低的。”刘森林认为:“内蒙古90%以上产量的煤矿,我们都做了测量,按照这个产量的平均值,内蒙古地区煤中含量是49.8贝可每公斤,全国的值大概是61点几,所以内蒙古煤矿当中铀的含量是比全国还低一点,我们国家的煤和全球上的平均值是相当的,基本在同一个水平。”潘自强说:“铀自古以来就是在地球上都存在,没有地方没有铀,但是这个量是比较小的,所以它不会对人产生有害的作用。”
 
这里有三个关键的观点:内蒙古的煤里确实含有铀;含量低于全国水平;我国煤含铀水平和世界各国相当。
 
可以说铀无处不在,土壤中有,空气中也有铀,和自然界很多物质一样,只要量小,它就是无害的,没有必要谈铀色变。
 
再来看看这篇网络文章当中谈到的所谓铀煤。文章里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近的煤矿和铀矿是在一起的,煤铀混合,而且铀的纯度很高,烧煤的时候,铀矿也就被烧掉了,事实是怎样的呢?
 
王跃思表示:“没有一个国家舍得把这铀矿白白烧掉,铀矿那么宝贵,如果含量那么高,收集起来作为核燃料,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,还能让它白白浪费掉?”刘森林说:“目前了解的情况,就是内蒙古地区的铀矿或者煤矿空间关系大概是这样的:这一层是含铀层,这层基本上是煤层,这两个区域之间厚度大概是100米左右,这100米地质层,主要是地下含水,有地质矿物这些东西。”
 
这下清楚了:煤矿、铀矿隔着快100米呢,根本不是混在一起,同时,专家指出,铀的平均含量只有达到万分之五以上时,才能称之为铀矿,而我国一直是一个缺铀国,一旦发现铀矿,它的开采就会受到国家严格限制,根本不可能把铀这么珍贵的资源白白浪费掉。
 
但是,专家也提到了,确实有微量铀存在于煤中,那么,随着煤的燃烧,铀去了哪里?按“核雾染”这篇文章当中提到的:每年直接从烟囱放出几十万吨的放射性铀粉尘,广泛地散布在城市乡村。那么,铀是不是燃烧以后就会变成粉尘,进入到空气当中呢?
 
刘森林说:“烧煤是碳化过程,既然碳化了,我们现在燃煤锅炉,包括燃煤发电厂里的燃烧温度也就八九百摄氏度左右,而铀的熔点是1400多摄氏度,沸点2000多摄氏度,燃烧过程铀是没有被燃烧的,就在煤渣当中了。现在煤铀的趋向大概是这么一个比例:进入煤渣里的是90%,剩下的10%是进入飞灰里面去了,飞灰通过过滤器过滤,有1%左右进入了过滤器系统,通过脱硫进入烟囱环境,进入大气里面,进入环境里面的煤中的铀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。”
 
煤燃烧后90%以上的铀到了灰渣中,10%到了飞灰中,经过除尘又过滤,最后只有1%到了大气中。而因为铀的密度很大,每立方米19吨,所以铀的颗粒物会很快沉积到地面上,并不会悬浮在空中。所以,只要灰渣、飞灰处理得当,即便是热电厂周围一般也不会产生大的辐射。
 
而在这篇“核雾染”文章中,最后的落脚点是:经久不散的雾霾,说明空气中飘浮大量带电的粉尘颗粒。而正是放射性的铀粉尘,为带电颗粒提供动力,所以即使太阳出来,温度升高,也无法像雾一样消除。这个观点也被专家认为是无稽之谈。
 
王跃思说:“比如我是北京人,我小的时候,早晨起来中午肯定有煤,为什么?早期起来就是水,到中午这个雾就蒸发没了,就没有了。而现在呢,早上起的雾,夹杂着很多的颗粒物,就是PM2.5还在,这天还看着不蓝,这一天就过去了,所以雾霾是持续时间长短的原因,是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太高了,飘浮的时间太长了,所以现在这种情况,雾霾形成的过程,跟我们这个没关系,主要是排放的机动车、燃煤后工业、地面扬尘。”
 
看到这儿,您终于明白了吧,“核雾染”完全是一个用伪科学概念包装出来的谎言,但是为什么这样一篇通篇充斥着概念错误、逻辑混乱的文章会引得网络上的纷纷转发?一个,文章打着科学的幌子,引用了大量的伪数据和伪事实,使得文章很具有欺骗性,对于并不了解事实真相,又缺乏科学知识的朋友来说,很容易受骗上当;再一个,它利用了大众对雾霾的关注度。事实上,这次发布的十大环保谣言认定结果中,空气污染类的谣言占了六条。雾霾确实让大伙都很烦恼,但即便如此,也不要轻易相信传闻和谣言,更不要去传播,还是要相信数据和事实,相信科学。
分享到:
0